沙颍河水位突降周口“老码头遗址”重见天日
2022-04-15 09:03:21 来源: 河南日报
关注河南热线

对漕运文化有着很深研究的周口市民刘传生,讲述周家埠口遗址情况。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玉坤 摄

4月13日,沙颍河与贾鲁河交汇处,随着沙颍河水位的突然下降,河水与河坡间一排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木桩露出水面,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这里是周口市文物保护单位“周家埠口遗址”所在地。那排露出来的木桩,正是数百年前清朝时期打下的码头“排桩”。

这排沉寂了数百年的排桩,执着地守护着沙颍河,见证了周口漕运文化的辉煌和如今沙颍河通航的复兴。

有风吹来的时候,沙颍河水泛起涟漪,水浪温柔地拍打着岸边的红石板,也冲刷着那排木桩。岁月沧桑,在木桩上留下明显痕迹,木桩表皮出现了一些腐化、脱落,它们深深扎根于水面之下的泥泽中。若不是这次施工需要沙颍河水位下降,人们很难寻觅到这排木桩的踪影。

岸边,周口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渡口码头遗址”的石碑静静矗立。大渡口码头遗址就是周家埠口码头,而“周家埠口”,就是周口这座城市的雏形。

周口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周家埠口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距今已有大约600年历史。但目前尚存的、这次露出水面的排桩,经初步查看并结合史料分析,应为清朝时所建。“排桩的作用,一个是防止河水冲击堤岸,一个是支撑码头的平台。人们上下船装卸货物,从码头的木板平台上通行,下面支撑的就是这些木桩。”

周口市博物馆里珍藏的一段码头排桩,是市委宣传部原调研员岳献甫生前在周家埠口遗址处采集并捐赠的。那段木桩上还附着许多河蛤蜊外壳,成为漕运文化的“活化石”。

目前,周口市已经在遗址岸边,划定了文物保护范围。等开闸放水后,这些木桩将重新被淹没在水下与空气隔绝,反而是无氧状态下一种保护。

今年60岁的刘传生,是河南省摄影金像奖(纪实类)获得者。从1981年参加工作开始,他除了记录周口城市的变迁之外,还对周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尤其漕运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并进行钻研。

“周口最早是个渡口,商贸交易功能还不健全。后来发展为埠口码头,这样一来,来往船只行到周口时,船商和船工不仅可以靠岸歇息,还可以上岸住宿、吃饭等,久而久之,埠口码头附近兴起了商铺,最终形成了集镇。”刘传生说,根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年间,周口的商人商号数量超过千家,年经营额达500万—600万两白银。

600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据《清实录》记载,1842年清朝全年财政收入为3714万两银子,那么,600万两银子相当于清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六分之一。

得天独厚的水运资源,让周口拥有了“聚宝盆”。然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周口的漕运贸易到20世纪初期开始衰落。直到2009年,沙颍河航运才逐步恢复。

如今,在距离“周家埠口遗址”下游大约25公里的地方,一个现代化的港口物流产业集聚区已经崛起。今天的周口中心港码头,不仅恢复了往日的航运辉煌,而且航运水路越走越宽,开通了周口港至太仓港、淮安港、上海港等6条集装箱航线,并于去年7月份开通了周口港至美国洛杉矶长滩港集装箱航线。今年2月19日,周口港又开启了到非洲加纳特马(TEMA)港的国际物流新通道。记者 方化祎 河南报业全媒体记者 于扬 李玉坤

    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