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下全省小麦已全面进入灌浆期,这是决定小麦产量的最关键时期。5月6日,省政府召开全省小麦“一喷三防”暨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会议对今年我省小麦产量进行研判,并提出要抓紧实施“一喷三防”、因墒分区抗旱浇水。
去年,受持续降雨影响,我省有1000多万亩小麦晚播。对此,我省启动“全力以赴保夏粮丰收”行动,至小麦返青期结束,全省一、二类苗近九成;小麦抽穗扬花期我省加大赤霉病和条锈病防治力度,“两病”未发生大规模流行。
立夏看夏,意思是说到了立夏,夏收作物进入后期生长阶段,收成好坏已大致确定,可以看出来了。那么,今年我省小麦产量如何研判呢?
“从目前产量构成三因素来看,亩穗数和穗粒数已经定型,亩穗数与常年持平或略增,穗粒数较常年增加,大部分地区‘两增’已成定局,但粒重的变数较大。”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
再有半个月,就到“小满”节气。“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不满,麦有一险。今年影响粒重的因素较多,如部分地区旱情显现且有加重态势。后期还存在干热风、雨后青枯、大风倒伏、穗发芽霉变等风险。”不过,郭天财分析,今年全省小麦病虫普遍发生较轻,且前期晴好天气多,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产物制造和积累,同时大部分地区小麦株高普遍偏低5厘米左右,抗倒性提高,形成高粒重还是有基础、有条件的,如果今后20来天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今年小麦再获丰收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省小麦籽粒灌浆期常受多种病虫和干热风危害,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目前,小麦叶锈病、白粉病、穗蚜在一些地区开始发生,气象部门预测今年干热风发生风险较高,抓紧实施“一喷三防”对提高粒重,减轻干热风影响至关重要。
会议要求,各地要立即组织、扎实做好“一喷三防”,根据当地小麦长势、天气和病虫发生情况,科学选用杀虫剂、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芸苔素等叶面肥进行合理混配,力争豫南和豫中地区5月15日之前、豫北地区5月20日之前叶面喷施1至2次,实现“一喷多防、一喷多效”,巩固提高前期“两病”防控效果,为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和产量保驾护航。
小麦进入灌浆期,需水量大。进入4月份以来,我省大部气温高雨水少,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左右,其中豫东大部偏少八成以上。另据气象部门预报,5月份我省降雨持续偏少,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和植株蒸腾耗水更快,对小麦籽粒灌浆和粒重形成极为不利。
专家提醒,豫中、豫东旱情较重地区要能浇尽浇,多浇一亩是一亩;豫西地区没有水浇条件的麦田,要通过“一喷三防”促进灌浆,缓解干旱影响;对墒情尚可的麦田,要密切关注雨情、墒情,适时浇水。值得注意的是,小麦进入灌浆后期,也就是5月15日后,要避免浇水、防止倒伏。
要确定适宜的灌溉方式。“浇水时应注意掌握小水浇灌,严禁在有风天气浇水,做到无风快浇、风大停浇,预防发生倒伏。”郭天财说。(记者 刘晓波)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为预防和减少可避免性视力障碍发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以实际行动落实习总书记关于青少年视力健康的重要指示精神,携手爱心...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图片来自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官网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2019年是河南省飞播造林40周年。记者从河南省林业部门获...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张晟远同学所写的作文。优美的下课铃声响了,我像灌了一大桶咖啡一样,全身的每个细胞都活跃起来了。可是老师的耳朵像塞上了...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6月9日,在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卡罗县,锡纳朋火山喷出大量火山灰。锡纳朋火山位于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卡罗县,在沉寂近400...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这是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6月10日无人机拍摄)。 6月10日,一幅由海洋垃圾拼制成的巨型抹香鲸图案亮相江苏省南...
-
郑州市召开“郑州爱眼联盟”筹备会
2021-05-12 13:38:12
-
河南飞播造林,助力筑建绿色生态屏障
2019-07-04 09:02:36
-
老师发朋友圈自省拖堂问题
2019-06-13 08:54:29
-
印尼锡纳朋火山沉寂400年喷发
2019-06-11 10:23:36
-
巨型“抹香鲸”亮相江苏南通倡海洋环保
2019-06-11 10:23:34
-
广西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发展 全区文旅消费新动能加速释放
2022-07-01 09:14:00
-
全球最资讯丨互联网企业 深度搅局汽车后市场
2022-07-01 09:04:41
-
环球播报:中国广电入局5G网络意味着什么
2022-07-01 08:49:07
-
全球视讯!对医生直播要严管也要厚爱
2022-07-01 08:55:17
-
天天视讯!身体无缘无故出现异常 警惕冠心病
2022-07-01 08:53:16
-
【全球热闻】如何让心血管病不再是“头号杀手”?
2022-07-01 08:58:21
-
焦点关注:孟津二高学生李雯静:“逆境只会让自己更加坚强”
2022-07-01 08:43:40
-
当前关注:我市夏播基本结束
2022-07-01 08:50:29
-
世界观天下!同校同班同宿舍 姐妹俩高考成绩也相同
2022-07-01 08:40:31
-
天天亮点!跨越两地的帮扶情谊
2022-07-01 09:03:47
-
速讯:河南省7项重点水利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576亿元
2022-07-01 09:01:57
-
焦点速讯:《2021河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发布 我省网民规模突破9000万
2022-07-01 08:52:07
-
视点!平顶山一农村戏台被大风刮倒,两人不幸身亡
2022-07-01 08:42:03
-
微头条丨社旗县通报网传幼儿午睡不让如厕事件:对涉事幼儿园全面调查
2022-07-01 08:38:34
-
精彩看点:河南省政协通过有关人事事项 任免副秘书长和部分专委会副主任
2022-07-01 08:38:16
-
焦点精选!优体系 建机制 除隐患 聚合力 国网河南电力全力推进防汛保供各项工作
2022-07-01 08:39:20
-
百色:林长制护航油茶林高产 为油茶高产高效基地建设提供示范样板
2022-07-01 09:06:59
-
【天天聚看点】我市夏播基本结束
2022-07-01 08:43:25
-
快资讯:全市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现场会在襄城县召开
2022-07-01 08:48:53
-
【天天新要闻】秦保强带队调研“食尚年华”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和农民丰收节筹备工作
2022-07-01 08:56:00
-
【全球播资讯】建设企业服务基地 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2022-07-01 08:52:36
-
【速看料】洛阳市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达到2000亿元
2022-07-01 08:50:40
-
当前视点!原阳预制菜“烹”出大产业
2022-07-01 08:54:51
-
快资讯丨洛阳“市树”拟确定为国槐和法桐
2022-07-01 08:49:21
-
世界快资讯:洛轴生产基地落户宜阳
2022-07-01 08:54:55
-
热文:强能力 锻作风 优服务 促发展丨精准“下单”缺啥补啥 济源村干部培训显成效
2022-07-01 08:38:16
-
全球观热点:@焦作市民,1500万元消费券等您来抢
2022-07-01 08:42:27
-
世界实时:孟津二高学生李雯静:“逆境只会让自己更加坚强”
2022-07-01 09:00:32
-
世界时讯:云台山景区即日起至7月31日,全国游客免门票
2022-07-01 08:49:59
-
天天新资讯:扬尘治理 濮阳“利剑出鞘”合力守护蓝天白云
2022-07-01 08:4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