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2023年全国高考在即,今年是实施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这一届考生经历了三年疫情,深入细致做好高考各项组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资料图)
高考关系为党育人、为国选才,关系千家万户和广大学子切身利益。怎样让考生安心、家长放心,助力莘莘学子考出水平、实现梦想?全省各级各部门及社会各界积极行动,以最严要求、最实措施和最优服务,共同为高考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全力保障平安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对考生们的考验,也是对政府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
今年全国高考参加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如何确保我省2023年高考平稳顺利举行?怎样实现“三无三稳三确保”高考安全工作目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周密部署。
全省教育、宣传、网信、卫健、工信、公安、保密等部门协同联动、压实责任、精心组织,为实现“平安高考”做出全面准备和细致安排。
——严格落实安全责任。教育部门会同省招委成员单位,对做好今年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切实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考前开展高考安全联合督查,指导各地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确保实现平安高考目标。
——守牢试卷安全底线。对高考试卷全程跟踪,试卷由公安押运,路线报公安部门备案,加装定位监控设备,确保省、市、县、考点四级运送和交接过程实时可查;加强保密人员教育,做好各考点特别是新增考点的安全保密防范,确保试题试卷万无一失。
——抓好人员选配培训。强化省、市、县、考点四级考务培训,对涉考工作人员进行全覆盖分类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省教育考试院开展了监考员专项培训,制作了培训动画,确保每个工作人员熟知今年高考工作规范和岗位要求。
多管齐下,助力实现公平高考
公平、公正,是高考永恒不变的主题。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坚持从严治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坚决捍卫高考公平公正。
——防范在前。
今年我省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加大人员入场检测力度,严格执行考生进入考点(考场)安全检查工作规范,确保手机带不进、用不了、传不出。
全省考点均安装了“智能安检门”,可精准、快速、有效检出和定位手机等违禁物品。“无声入场”将实现2次人工安检+1次智能安检的“2+1”安检体系。
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并重。继续实行每个考场3名监考,随机编排,一场一换;继续实行跨县推磨监考,跨市网上巡考,现场视频“双监考”等多重监督机制。
——协同治理。
各级教育、公安、市场监管、无线电管理等部门实施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清理整顿涉考培训机构等专项行动,坚决阻断作弊的信息源、斩断作弊的利益链,重拳出击惩治助考犯罪行为。
——倾力推介。
“河南高质量的生源素质,已成为响当当的一个品牌”“河南考生很多、很难、很努力、很优秀,希望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河南,帮助更多优秀中原学子实现求学深造的梦想……”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部分驻京高校在豫招生工作暨高考综合改革座谈会上,省教育厅厅长毛杰诚意满满,为河南学子“代言”。
有呼必有应。“河南考生非常优秀,到学校后的发展也很好,希望更多同学选择我们学校……”成为众多省外知名高校的共识,招生高校纷纷向河南学子抛出“橄榄枝”。
多方联动,通力营造温馨高考
“请放心把后勤保障的事儿交给我们,只管聚焦当下,专注地投入备考……”临考前,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致2023年高考考生的一封信》,嘱咐考生心无旁骛、安心备考。
“你们乘风破浪,我们保驾护航”,这句暖心的话语,成为全省各职能部门和爱心志愿者的共同心声。
为营造安静舒适的考试环境,我省多部门联合开展高考护航行动,加强组考、治安、交通、防疫、心理辅导等方面综合保障,切实解决考生和家长“急难愁盼”问题。
送考车辆不限行。高考期间,河南交警将开启“静音模式”,严查乱鸣喇叭等交通违法行为;同时,对送考车辆违反机动车尾号限行规定的,交警部门不予处罚。
“爱心车队”已就位。“考生奋斗十几年不容易,我也想为他们加油助力!”濮阳私家车车主张强为爱车系上绿丝带,考生凭准考证可免费乘坐。
“绿色通道”已开通。各地公安户政部门将临时身份证制证时间由法定的3天缩短为立等可取,对于急需身份证的考生,公安机关将第一时间为考生制发本人临时身份证。
一切为了考生,一切服务考生。相信在各方力量的精心守护下,六月的风一定会吹来好消息,把更多梦想的种子播撒到大地上。(记者 冯军福)

-
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效果好?目前最安全的降压药物有哪几种?降血压的药物,大多数患者都是晨起服用。因为大多数高血压患者,24小时血压是晨起6-10点这段时间最高,因此建议患者空腹早晨...
-
吸烟对高血压有影响吗?高血压有什么危害?吸烟对高血压有影响。对于烟草,如果吸烟过多,则烟草内的一氧化碳和其他物质可以吸收到体内,引起小动脉收缩,即小动脉痉挛...
-
心率过快自己怎么调节?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心率过快如果是心电图上表现为窦性心律,也就是窦性心动过速,此种情况要自己调节,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保持安静:不做太...
-
心脏支架的适应人群和手术指征?心脏支架能维持几年?心脏支架的适应人群和手术指征如下:1、适应人群:心脏支架主要适用于冠心病合并有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病人,冠心病包括慢性冠...
-
心前区不适常见的原因?心前区疼痛做什么检查?心前区不适可以表现为胸部隐隐疼,或者劳累时疼,也可以表现胸闷,呼吸困难、憋气,或者心慌、烧灼感等,笼统的心前区不适,...
-
降压药什么时候服用效果好?目前最安全的降压药物有哪几种?
2023-05-30 16:15:08
-
吸烟对高血压有影响吗?高血压有什么危害?
2023-05-30 16:13:57
-
心率过快自己怎么调节?心率过快有什么危害?
2023-05-30 16:13:02
-
心脏支架的适应人群和手术指征?心脏支架能维持几年?
2023-05-30 15:49:49
-
心前区不适常见的原因?心前区疼痛做什么检查?
2023-05-30 15:48:36
-
全球新消息丨(关注2023年河南高考)你自乘风破浪,我来保驾护航
2023-06-05 09:21:32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2023-06-05 09:21:21
-
袁家健:紧紧抓住抢时抢收抢种 争分夺秒保夏粮保种子 为保障粮食安全多做安阳贡献 环球资讯
2023-06-05 09:17:00
-
十足电力保障护航2023年高考-独家
2023-06-05 09:01:33
-
高考前焦虑?三脚凳模型帮你调整心态
2023-06-05 09:18:43
-
天天热资讯!工信部明确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2023-06-05 09:05:28
-
各地就业政策频出 “花式”引才聚才
2023-06-05 09:11:37
-
AI时代到来,青少年网络素养如何提升
2023-06-05 09:13:57
-
取消就业报到证 大学生就业不再“多此一举”
2023-06-05 09:01:33
-
当前热点-知名景区突发火灾 山上索道停运景区停止售票
2023-06-05 09:11:26
-
北大自杀女生包丽男友牟某翰涉嫌虐待罪案,将于6月7日宣判
2023-06-05 09:04:35
-
南阳市召开“三夏”工作专题视频调度会
2023-06-05 09:16:29
-
督促监护令:给“不及格”家长补补课|环球今亮点
2023-06-05 08:57:40
-
长沙机场回应“19元青菜只有几片”:要求下架_当前关注
2023-06-05 09:17:36
-
环球观点:县城停车费贵比省城 河北任丘“智慧泊车”陷入“车主拒缴-员工欠薪”僵局
2023-06-05 09:01:00
-
又有基金宣布清盘 年内基金清盘数量超百只
2023-06-05 09:13:06
-
官方辟谣“迪士尼有望落户武汉”:这是假新闻 今头条
2023-06-05 09:12:55
-
毛坦厂中学88辆大巴车送考生出征 家长冒雨为孩子们加油打气
2023-06-05 09:12:45
-
深圳出台方案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应用_世界新动态
2023-06-05 09:15:09
-
世界环境日丨以色列科学家为珊瑚寻找最后的栖息地
2023-06-05 09:03:25
-
“别人家的孩子”真叫人眼气(下)
2023-06-05 09:14:54
-
全球短讯!韩国发布赴华旅游安全预警 提示“谨慎前往”
2023-06-05 09:02:07
-
好一对难兄难弟
2023-06-05 09:20:43
-
天天即时看!通达股份控股股东史万福完成减持计划:一个月内套现约1.3亿元
2023-06-05 08:59:10
-
发生地质灾害,如何避险自救?这份自救指南请收好→
2023-06-05 09:13:51
-
不断加力为新消费发展破障碍、通堵点 促进新消费模式持续壮大-最新
2023-06-05 09:00:18
-
超跌板块反弹 336亿资金借道ETF扫货
2023-06-05 08:57:06
-
宅基地引纠纷 “警调联动”促和谐
2023-06-05 08:59:02
-
全球热文:净化道路环境 护航学子高考
2023-06-05 09:20:42
-
每日快讯!2025年形成“无废城市”建设洛阳模式
2023-06-05 09:16:23